小江医考网

标题: 孩子持续发热不退?当心“川崎病” [打印本页]

作者: 淡然    时间: 2017-10-31 07:54
标题: 孩子持续发热不退?当心“川崎病”


      近期,曾报道一幼儿园被曝大三、大四班孩子午休房的地板腐烂生虫。多位家长表示,孩子曾出现咳嗽、流鼻涕、皮疹等反应,疑与地板有关。而该园一名幼儿在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川崎病,家属怀疑与学校环境有关。  川崎病?很多家长对于这个病都甚感陌生,甚至是一无所知。如今新闻爆出这个病,而且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不禁让父母们紧张起来。川崎病究竟是什么病呢?对孩子的身体有多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病的症状和特点。

1、什么是川崎病?有何症状?
  川崎病的全称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
  发热是川崎病的首发症状,患儿身上会出现红点,因此经常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川崎病并不像感冒那样,会出现咳嗽、喷嚏、鼻涕等情况。感冒发烧3天后,症状会缓解,体温跟着下降,而川崎病患儿则会持续发热,且体温在38℃~39℃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以上。
  在持续发热的同时,患儿还往往伴有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脱皮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诊。当患儿经过抗生素治疗无效,仍持续发热时,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


2、川崎病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川崎病的危害并不是发烧、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表现,而是对患儿心脏等内在脏器的侵害。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突出,大多发生于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引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


3、川崎病的检查方法。
  川崎病如今没有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如果怀疑是川崎病,可以做:血清学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等等,同时注意是否伴有肝肾功能损害和DD-二聚体的升高。另外一个心脏彩超,就是超声心动图,如果川崎病没有侵犯到冠状动脉,不会引起什么问题。通过做超声心动图来看看冠状动脉有没有扩张,有没有冠状动脉瘤的产生。

4、川崎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期明确诊断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在病程10天内(多主张7天内)及时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使用原则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方案,建议本病急性期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静滴;而日本川崎病研究组则认为丙种球蛋白静滴适应证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多采用原田计分法:①白细胞数>12×109。②血小板计数<350×109。③C-反应蛋白强阳性(>4.0mg/dl)。④红细胞压积<0.35。⑤血浆白蛋白<35g/l。⑥年龄≤12个月。⑦性别,男性。

5、川崎病的预后。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这也是早期此病极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少数可产生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严重的产生动脉瘤迁延数年。

6、川崎病会传染吗?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接触十分亲密,非常容易互相传染疾病。若园中有孩子患上川崎病,爸爸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川崎病是血管炎综合征,并不具备传染性,所以并不会在孩子间互相传染。但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日常护理工作还是要做好,如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双手和身体、经常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等。

                             祝愿小江医考的家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作者: 淡然    时间: 2017-10-31 07:54
加入小江,执考无忧!
作者: 努力学习    时间: 2017-10-31 10:18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海文    时间: 2017-10-31 18:30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春丽    时间: 2017-11-3 23:26
感谢分享,辛苦了!!




欢迎光临 小江医考网 (http://www.xiaojiangjiaoy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